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本应是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却有极个别同学因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越过了法律红线,把AI成为了犯罪的“外挂”,陷入了网络犯罪的深渊。近日,公安网安部门侦破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非法入
某省直机关工程师黄某,留学期间被间谍策反。黄某利用回国探亲时机,收集涉密文件并提供给对方。对方获悉黄某的丈夫李某某挂职任副县长后,要求黄某请其丈夫搜集一些政府内部文件。李某某将工作中接触的政府文件、内部讲话等资料复印后交黄某携带出境。2020年5月,黄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1
“免学包过”“考试包过”“免考包过”,能信吗?北京晚报记者6月18日从延庆法院获悉,一家教育机构经营者宣称有特殊渠道能实现多种职业资格证书诱骗400余名学员缴费。这起“证书包办”诈骗案判决,教育机构经营者获刑10年6个月。“消防中控不用考试包过!电工证、高空作业证统统包办!”被告人牛某经营该教育机构
近日,清镇市红枫生态体育公园的游客在游玩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的踪迹,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贵阳市生物多样性的纪录,也彰显了贵阳市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贵州疣螈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体长通常在16 - 21厘米,体型壮硕,皮肤粗糙,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 ,辨识度极高。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1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较强代表性。近年来,“农资忽悠团”成为一种常见的销售伪劣农资
近日,“江西法院”公众号公布一起案例:赖某某任辅警期间泄露110警情,帮助涉有偿陪侍KTV逃避查处,多次收受吃请。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2023年1月,被告人赖某某(原辅警)被分配到某警务站工作,其间结识在该辖区经营KTV的陈某某(另案处理)。赖某某明知陈某某在经营K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