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现场。
初秋时节,微风渐凉。九原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潮涌动、活力迸发,随处都洋溢着热气腾腾的奋进气息。
走进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现场,一辆辆吊车挥舞着长臂,精准调运各类施工物料;装载机、挖掘机协同作业,引擎轰鸣声此起彼伏;工程技术人员头戴安全帽,绑扎钢筋、调试设备,整个工地繁忙而有序。
作为自治区在建投资单体最大项目,该项目承载着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项目总投资171.5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年产200万吨煤制甲醇、75万吨甲醇制烯烃,预计2026年12月竣工。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将直接带动1000人就业。该项目的建成不仅能为九原区经济增长注入硬核动力,更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这样的建设热潮在九原区处处可见: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第一的阳光电源项目开工建设、A股储能集成第一股海博思创项目即将投产、中国氟硅行业领军企业浙江永和项目年底部分投产、中国民营500强明阳智能内蒙古储能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中远全国首台套绿色高性能生物基纤维成功出丝……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推进,为九原区产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今年以来,九原区共组织实施6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14.4亿元,其中明阳龙源、中尚风电塔筒等7个项目已顺利竣工投产;海博思创、中远生物基等项目正加速建设,预计年内可完成30个项目的竣工投产目标,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项目建设的“快节奏”,离不开服务保障的“强支撑”。九原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服务为要”,实行“一人首办负责到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通过梳理立项备案、网格式摸排工地、跟进企业设备更新及资金转移等举措,对全区50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全面摸底,建立拟入库项目台账,推行“每月一摸排一调度”机制,确保新开工项目及时入库、应统尽统。不仅如此,还积极推动企业扩能升级,推动瑞达等9家企业追加二期建设,吉乾稀土等6个项目持续扩产,进一步释放了产业发展潜力。
在要素保障上,九原区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聚焦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核心需求,精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九原区已重点建成雨水泵站配套管网、中远新材料蒸汽管线等7个基础设施工程,投用金为达二期、瑞达环保二期等5个供电线路工程,全方位满足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的能源、配套需求。
“以前靠传统锅炉供汽、汽车运输原料,成本高、能耗大,还存在安全风险,现在蒸汽管道直供、乙烯原料管道输送,不仅安全高效,每年还能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运营成本。”包头中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俊峰感慨道。
从要素保障的“精准滴灌”到服务企业的“贴心周到”,九原区正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产业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跃升”跨越。如今,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产业兴旺、动能充沛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加速变为现实。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妍;通讯员:白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