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李韵 4月25日,深圳理工大学在光明天安云谷举办第二期SUAT Tech-Talk科研成果发布会,本期发布会聚焦生命健康和生物制造领域,吸引了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约80人参与,共同探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新机遇,并以知识产权助力科研成果“破茧成蝶”。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现场共发布了5项科研成果,其中4项来自深圳理工大学教授的企业,涵盖了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空间多组学技术、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研发、活细胞成像分析以及脑卒中治疗系统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深圳理工大学在生命健康和生物制造领域的科研实力,以及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良好态势。
比如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院长叶克强团队的“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和诊断方法开发”,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与诊断难题,自主研发了创新药。另一款自主研发的帕金森病早期诊断PET示踪剂,已经完成了临床前数据验证并在顶级期刊发表。这些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为医疗机构、药企和研发机构提供了新的治疗和诊断手段,具有显著的临床、科研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加此次活动的深圳理工大学大一学生陈浩文非常兴奋:“我自己是有想法去创业的,看到那么多老师孵化出自己的公司,我切实感受到了科研和产业结合得这么紧密,期待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另一名大一学生郑烁曈也深有感触:“我觉得科研是为了人类发展而生的,以科研推动产业落地,可以推动人类健康文明的进步。”
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表示,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与生俱来就拥有创新基因,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领域勇攀基础研究高峰,并致力于在科研到产业的“断点”上架桥铺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难题。“在生命科学领域,学校教授团队借助生物制造技术重塑传统医药行业格局,学生团队也将走进企业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参与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实践,这正是深圳理工大学‘分轨培养’培养模式的生动体现——学术轨攀登生命科学高峰,工程轨搭建生物制造产线,创业轨孵化下一个医药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