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下文人编撰而成的《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其字里行间生动传神刻画的“魏晋风度”,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及文化史。2018年起,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携手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共同打造《世说新语》系列,以昆曲写意美学重构魏晋名士风流。近日,该系列中以谢安为主线的“谢公故事”,作为罗周编剧作品晋京展演剧目之一,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罗周天才的想象与创造,江苏省昆大师名角们的精心创排和演出,为观众打开了一条走进魏晋风度的昆曲游径。
传世名著《世说新语》中对于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很简洁隽永,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为罗周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她用二十四折二十四个故事,每个故事独立成章,又可有机组合、浑然成篇的创作方式,构建出了一个“《世说新语》的昆曲宇宙”。《世说新语》系列之“谢公故事”的四折戏中,罗周不仅写出了谢安、郗超、桓温等魏晋人物的特色和彼此关系,同时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与文化记忆的维度进行观照,从而让当代观众能够从中感悟历史经验、文化智慧、人文情怀和人性风采。
四个故事中,《候门》在原文中仅寥寥数语,表现的是在门外等候的谢安与王坦之的性格差异。编剧罗周巧妙将视角转化,变换角度,从门里的郗超观察门外王坦之和谢安的反应,又观察桓温的态度,从而判断王图霸业的成败利钝,使这出戏充满起承转合的戏剧性。

《举将》则将抵抗前秦时的谢安与郗超并置一处,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个人政治成见微不足道,二人以家国为重,不约而同地在密折中举荐谢玄为将。罗周以“激将”来“举将”的方式,鉴证了谢安的品格,打消了宫中的猜忌。二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选择也让人心生敬佩之情。

《破局》更是以一出精彩的二人对手戏突出了谢安与郗超的人物特色和情感关系。郗超牵念淝水战事,夤夜造访谢安,谢安邀与对弈。战报传来,郗超因心系百姓安危屡次让子求解,坐卧难安,谢安却凝神棋局、从容风淡……但其实郗超只是一缕游魂,为了结心中遗愿,特游荡至谢府,与谢安完成了他在世间的最后一盘棋。这样的人物设定,在亦真亦幻、亦喜亦悲中,生动展现出了魏晋人物风骨。

《梦鸡》演绎的则是谢安最终的归宿。编剧采用了中国古典戏曲中擅用的“托梦显魂”的叙事手法,以谢安梦乘桓温之舆行十六里,回顾一生传奇,感叹人生无常。
虽然此系列叫做“谢公故事”,但因郗超这个人物太有特色,罗周从各个角度将其塑造得丰满立体,而且又由荣获“梅花奖”的著名青年昆曲表演艺术家施夏明演绎,因此郗超成为本系列中最具光彩的人物。施夏明从声音、身段到人物气质,都充分赋予郗超这个人物丰富性和力量感。并且郗超的存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突出了谢安的魅力,以一种符合当代人心理的方式强化了魏晋名士风流。
“谢公故事”的舞台上,只有最简单的一桌二椅戏曲传统舞美陈设,将表演空间充分留给了演员表演,却让人感受到了纷纭变幻的政治时势,以及非凡时代造就的一代风云人物,让我们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窥见了一个别致的魏晋,也看到了古典文本在当代剧场中获得重新生长的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