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华商杰出校友廖志略等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廖志略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能够得到劳动者的国家级最高褒奖,我感到特别幸福。这份荣誉属于化州化橘红整个产业,特别是在我身后一直默默付出和贡献、创新的35万名从业人员。”

廖志略在表彰大会现场
扎根乡村探索化橘红产业发展新道路
廖志略,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茂名人,2015年毕业于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茂名市十二届党代会代表。
4月28日上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廖志略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基层农业劳动者代表上台接受表彰。4月29日上午,廖志略在北京参加学习贯彻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交流。
廖志略提到:“作为一名基层90后新农人,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实践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未来我会继续坚守匠心、扎根乡村,在化橘红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把家乡的化橘红传承好、推广好,与社会各界力量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座谈会上,廖志略以《从童年记忆到一生坚守的事业——用劳模精神点亮化橘红产业振兴路》为题进行发言。
廖志略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化橘红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一路走来,他深刻体会到劳模精神的内涵。忠诚担当,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是对家乡发展的责任。他肩负着带领果农增收致富的使命,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新时代为化橘红产业发展探索出新路径。“化橘红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努力,离不开果农们的信任与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着产业的发展。”

此次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对他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和新农人,他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实践者,也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廖志略认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者。“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匠心、扎根乡村,在化橘红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把家乡的化橘红传承好、推广好,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带动超过3000名村民增收致富
大学毕业后,廖志略回到家乡,创立了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团队攻克化橘红嫁接改良、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推动制定种植加工等10多项行业标准,带动全产业链产值从39亿元增至115亿元。扎根乡土的10年来,廖志略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带动超过3000名村民种植化橘红,实现增收致富。
202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廖志略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为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发声。在2024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他提出的《关于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迅速回应。同年8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化橘红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3月,廖志略第三次出发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会上,他建议,将化橘红炮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非遗保护推动化橘红文化走向海外。同时,他希望国家各部委支持加快推动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工作,争取在“十五五”期间建成通车,尽早打通茂名新的对外交通大通道,助力化橘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近十年来,廖志略始终坚守一线,舍小家,为万家。他致力于化橘红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化橘红产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用十年让化橘红从“滞销果”变身“黄金果”。作为合作社负责人,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技术进步,为化橘红产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廖志略在2023年回母校作报告中讲述,受华商科教集团董事长廖榕就的爱国情怀、教育情怀和慈善文化熏陶,他要把华商的这种优良文化传承下去。此前,廖志略代表培林合作社向社会捐赠用于防疫的化橘红产品价值累计超60万元,当地果农、企业和其他爱心人士、机构也纷纷积极捐赠化橘红产品,累计价值超过4000万元。

廖榕就(右一)为廖志略校友颁发“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证书
廖志略凭借其敬业精神和卓越成就,赢得了农户的信任和赞誉,更成为了广大劳动者的学习榜样,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着更多人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2024年,他用10年实现了第一个梦想:把化橘红卖到全国;2025年他的第二个梦想正式起航:把化橘红推广到全球。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周婧 冯文柳
图丨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