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以赤子之心,谨向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三病区杜大军主任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迅教授及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最深切的谢意。母亲罹患多发性肺结节之际,从多学科会诊到个性化肺功能康复方案,处处彰显现代医学的温度与精度。4小时联合手术不仅精准切除三处病灶,更以快速病理护航治疗精度,让异地游子见证家乡医疗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北漂十年的信阳儿女,感动于家乡医院"大病不出市"的担当。
——北漂青年替母亲感谢信阳中心医院医疗团队
尊敬的信阳市中心医院:
常言“儿行千里母担忧”,也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我北漂十年,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父母的身体,他们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今年3月,哥哥安排母亲体检,结果却打破了这份平静。60岁的母亲被查出肺部多发性磨玻璃结节,最大的近14mm,其余的也有7mm。
医生迅速会诊,告知家人恶性肿瘤风险极高,建议尽快治疗。这消息如雷轰顶,本就思乡、又担心不能尽孝的我,内心防线彻底崩塌。经家人商议,母亲很快入住信阳市中心医院羊山院区肿瘤外科三病区,由杜大军主任医师团队治疗。杜医生见我远程赶回,宽慰说团队在胸外科疾病诊疗上经验丰富,让我宽心,多陪陪母亲,缓解她的心理压力。

在医院进一步检查期间,我每日守着妈妈做术前准备,帮她保证睡眠、陪她做爬楼梯、扩胸伸展运动等肺功能锻炼。约3天后,做完CT增强、彩超检查,杜大军主任团队迅速制定方案,鉴于母亲年龄,决定尽快安排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从住院到手术,分秒未耽搁。
让我更惊喜的是主任团队告诉我,现在信阳市中心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医疗联合专家组,特别针对胸外科肺结节、骨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种疑难病症,带来国内一线的诊断治疗经验。对于我母亲和家人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切切实实的好事,让我母亲免除远程奔波、异地求医的辛苦,第一时间享有“国家队”级别的诊疗待遇,让我悬着的心慢慢得到一丝喘息。
怀揣着忐忑激动的心,医生立即确定了5天之后的手术方案,由杜大军主任团队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王迅一起联合胸腔镜手术,为妈妈摘除分布于不同地方的3个病灶,并在手术过程中取活体组织快速检验,确定病理病性。这项手术的难度不容小觑,妈妈分布于右肺上叶结节1处、右肺下叶结节2处,在保证切除干净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肺部原生组织,为术后肺功能恢复争取效果。
清晰的记得,3月15日下午,妈妈做了胸腔镜肺部手术。主管医生胡医生在术前也详尽地告诉我术中的风险,替我分析了利弊,并反复强调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一定一定要陪伴妈妈多做肺部功能呼吸训练,哪怕是忍着剧痛,也要坚持尽可能的下床活动、小量多次轻微的呼吸咳嗽练习,以免引发术后血栓风险及其他并发症。妈妈的手术很成功,等在手术室外面的我和家人焦急万分,从15:30推进手术室,将近19:30妈妈被推出手术室,手术经历了4个小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杜主任医生团队及王迅专家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如今妈妈已经康复出院,回家休养,我也得以顺利返京工作。特此感谢信阳市中心医院,感谢肿瘤外科三病区主任杜大军医师团队,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王迅,感谢主管医生胡绍霖,感谢肿瘤外科住院部A区16层医护人员的呵护,谢谢你们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待病人及家属如沐春风的叮咛嘱咐,为患病家庭带来最有希望的生命之光,谢谢你们!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异乡务工的信阳人,我为家乡的医疗水平自豪。祝愿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美满!
患者家属:异乡务工的信阳人
2025年4月3日
(通讯员 张郁秋 徐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