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机器人正在怎样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2025年4月9日,在广东召开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这个问题有了更多具体的答案——让教师备课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将服装设计排版时间从1天缩短到几分钟;让医生工作效率提升超30倍……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最新发布的8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应用解决方案和13个智能终端产品,都是前期通过地市推荐和专家评审,遴选出来的比较优秀的产品。其中,8个行业大模型已在相关领域初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29个应用解决方案是广东省的企业针对各行业的场景应用痛点,在实际运用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曲晓杰提到,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坚持做好资源协调、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交流促进等保障工作,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等方面不断突破。

让教师备课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将服装设计排版从1天缩短到几分钟;让医生工作效率提升超30倍……AI制图
“直观可感的应用效果”
“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底座。”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在发布会上提到。
此次发布的8个行业大模型,主要围绕工业、安全、教育、医疗、文旅、风控合规、知识库问答等领域。曲晓杰说,它们“都在降本、增效或提质方面取得了直观可感的应用效果”。
比如:在工业领域,广东知业的精益人工智能平台将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约3%、产能提升约4%;博依特推出全球首个制浆造纸行业工艺大模型,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0%、制造成本下降4%。
在安全方面,深信服安全大模型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需要多次手动操作的安全运营工作量减少了92%。
教师的备课时间在视源股份的希沃大模型的支持下,可以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像素格物大模型则节省了教师约30%的作业批改时间、降低了约20%的教育资源制作成本。
华为公司昇腾计算业务营销总监郝圣伟表示,华为独创的大规模专家并行解决方案,能将所有的模型分散部署,实现快速读取、计算、通信。“年初,你买一台服务器,可以并行给100个用户用,现在,昇腾通过大规模专家并行解决方案,实现了三倍的能力提升。”
郝圣伟还提到,目前已经有八十多家合作伙伴基于昇腾的算力底座来构建他们的大模型应用一体机,并在两百多个企业行业里实现了应用。
“我们正在逐步走入全域、全时、全场景的AI新时代。”腾讯云广东省总经理王健在分享中提到,面对这个变化,腾讯正在调集力量,利用前沿的科技力量,真正打造一个可用、可迭代的智能系统。他介绍,目前,腾讯的AI大模型在政务、工业、教育等三十多个行业已经有具体合作。
“把场景需求变成落地的实在应用”
南方周末梳理发现,此次发布会提到的30个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工业领域的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家电等10大细分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教学、实验、资源分发、评估与决策支持等5大典型场景;医疗领域的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门诊分诊、就医咨询等10大典型场景;以及安全领域的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安全行为识别、应急救援决策、灾害现场态势感知和机器人救援与搜索等5大典型场景。
其中,蝶讯网的AI设计软件可将服装设计排版时间从1天缩短到几分钟;里工实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将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40%-60%。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开发了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启元重症大模型”,让医生工作效率提升超30倍。远正智能的铝加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将安全事件报警数量降低了53%。
曲晓杰在发布会上介绍,29个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都是广东省企业针对各行业的一些场景应用痛点,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的解决方案。
在工业领域,机智云质检方案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已节约30%的人工成本,产品合格率超99%。在医疗领域,金域医学的智能体应用将病理报告生成效率提升了70%。在教育领域,像素数据的数智化实验室降低了80%的考试管理成本。在交通领域,元戎启行高阶智驾平台在复杂城市道路的选路准确性达96%。在金融领域,迪博AI信贷助手的录入汇总计算效率相比人工提升40倍以上。在生活方面,广州绰立对电梯与楼宇的一体化管理能减少30%的故障风险和50%的救援时间,设备运行效率提高40%。
13款智能终端产品也在发布会上引起关注。比如,在医疗终端方面的AI导诊数字人,可使医院每天多接待10%的患者进而增加收入,每年还可节省数百万元的人工客服成本;自动化显微影像平台及智能分析云已在全国两百多家机构创造超1亿元的经济效益。
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杨金在发布会上介绍,在“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中,存在着大量非标准化的工作,需要人形机器人代替人工。今年1月,他们已经交付了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截至3月底数量又翻了一番。
至于人形机器人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到家庭场景,杨金介绍,目前,乐聚已经和中国移动、海尔、苏康养开展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养老服务领域产业化应用。
曲晓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具备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配套全、反应快、品质高、服务好、生态优,是全球人才、技术、资本聚集的高地。
在下一步工作中,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坚持做好资源协调、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交流促进等保障工作,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等方面不断突破,持续推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深化“机器人+”场景应用。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梁婷
责编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