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沈阳启用智慧殡葬服务管理平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14:00    

✔预约治丧更省心

✔线上治丧更省钱

✔家属办事更省时

✔业务办理更省事

4月1日起

融合了行业监管

及惠民服务措施的

“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

正式启用

沈阳市启用智慧殡葬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发布会

4月2日召开

市民政局

副局长邹吉东介绍情况

党的二十大以来,沈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紧紧围绕打造“清风殡葬”“惠民殡葬”“智慧殡葬”“绿色殡葬”总体目标,融合行业监管及惠民服务措施,涵盖殡仪馆遗体接运、冷藏、告别、火化和骨灰寄存等业务,自4月1日起启用“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作为加强沈阳智慧殡葬管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沈阳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预约治丧更省心。

通过搜索微信小程序“沈阳殡仪96144”,群众可体验“一站式”服务。

第一,自主预约遗体运输车辆,在原有拨打96144电话预约车辆的基础上开通了网上预约的渠道,此外,还可进行火化炉资源占用情况查询、遗体火化时间预约等操作,充分保障逝者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掌握从为逝者穿衣到安葬的治丧全流程进度,让逝者家属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第三,提供依法注册登记的公墓、惠民殡仪服务中介机构信息,为群众选择正规的殡葬机构提供正向引导。

第四,市民政局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服务,将DeepSeek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现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初步打造了民政AI大数据模型。

其中,在殡葬领域已植入办理流程、政策法规、殡葬补助等问询内容,可以实时解答殡葬服务价格、火化炉使用情况等群众关切的问题,提供24小时精准高效的咨询服务。

二是线上治丧更省钱。

将沈阳市回龙岗殡葬服务中心内遗体接运、冷藏、告别、火化、骨灰寄存等各环节所有殡葬服务项目和收费均在“沈阳殡仪96144”微信小程序进行公示,支持家属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在预计收费金额中显示已选项目及价格,实现价格公开透明,解决巧立名目及强制捆绑服务等乱收费问题。

三是家属办事更省时。

按照沈阳地区习俗,从到殡仪馆存放遗体,再到告别火化,家属通常要连续三天去殡仪馆办理治丧手续。现在借助小程序功能,家属可以自助选择出殡日期、告别厅场次、遗体火化时间等殡仪服务项目,智慧平台将自动生成个性化出殡流程,尽可能减少家属到现场办事的频次,将便民举措落到实处。

四是业务办理更省事。

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殡葬领域与公安、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数据端口,以实时信息共享比对功能提升家属办理时效。取消家属提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等纸质要件,仅以逝者身份证明为唯一要件,自动锁定殡葬服务费用减免身份、适用减免政策及核销减免费用,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一键式”减免,办理要件精减比例达到50%,提升一线服务人员为民办事效率30%以上,确保殡葬服务管理精准有效。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细化实化落实举措,确保殡葬服务项目落地见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构建“一张网”,提升智慧殡葬水平。我们聚焦“逝、殡、葬、祭”,在现有的殡葬平台基础上,开通政策介绍、文化推广、出殡预约、安葬指引、开具电子版火化证明等功能,优化微信小程序服务功能,链接线上、线下专业化的殡葬服务资源,实现“指尖殡葬”“阳光殡葬”。

二是搭建“N个场景”,规范殡葬行业发展。研究殡葬行业信用体系指标,提高殡仪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推进惠民殡仪服务进社区,推动群众“身后一件事”省心办,积极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持续构建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多维生态安葬体系,结合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治丧需求,丰富祭奠服务场景,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三是完善殡葬服务体系,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严格规范流程、减少环节、简化手续,逐步实现全市9家殡仪馆主流程统一规范,所有殡葬服务事项可“全程自助办”,推动殡葬领域办理程序、收费标准、设施使用情况的全部公开,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和透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