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购买过“高科技”保健品吗?您涉足过“高收益”理财吗?您参加过低价旅游团吗?4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获悉,消协律师为您见招拆招,揭秘各种老年消费骗局。
冒牌中医把脉
高价售出保健品
某公司以每盒60元的价格购得一款系列保健品。营销过程中,自行搜集大量私人电话,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通过组织免费旅游,让员工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制作含有欺骗性的预设话术营销。还安排无行医资格的员工以中医名义现场为老年人把脉,并借机以每盒898元价格销售其系列保健品。该公司的销售行为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消协律师表示,该公司组织老年消费者免费旅游,实质上是会销行为。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产品功效的宣传,是符合虚假宣传的,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假冒中医进行把脉销售,符合法律规定的欺诈行为。因此,最终法院给予该公司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退还消费者。
几类老年消费容易踩的“坑”
除了保健品,哪些还是老年消费容易踩“坑”的地方?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还列举了数项消费“重灾区”。
第一类是高价投资品。限量纪念币、珍贵邮票、精美藏品……不法分子通过展示虚拟的鉴定证书和市场行情让老年人轻信,投资购买,钱财受损。
第二类是低价旅游团。骗子常以低价吸纳老年游客参团旅游,但暗藏强制购物行为,花费大量冤枉钱。
第三类是以免费体检、优惠活动诱导老年人消费,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推销高价项目,不知不觉花大价钱“买服务”。
第四类是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以介绍工作、提供培训为名,收取老年人费用,却不能提供相应服务,导致上当受骗。
防骗有口诀牢记五个“要”
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学会守好养老钱,牢记五个“要”。
高额回报要警惕。遇到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警惕。
投资决策要理性。不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免费诱惑要识别。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赠送礼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识别,远离陷阱。
优惠活动要核实。遇到各种优惠活动,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
情感营销要冷静。面对情感营销,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甜言蜜语和虚假关怀所迷惑,多思考,多与家人商量,再做决定。
链新闻
领免费鸡蛋后遭到起诉?
这些骗局专坑老年人
近日,75岁老太拿身份证领免费鸡蛋后被诉,引发网友关注。75岁的张彩凤在菜市场买菜付款时发现无法支付,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她立即去银行询问,被告知银行卡冻结是法院要求的,她被起诉了。而这都源于——领免费鸡蛋。
原来,她经常去摊点免费领鸡蛋。“领取时需要提供我的身份证,说要先注册,我就给了。有时还让我对着手机眨眼摇头。”
张彩凤不知道的是,她的个人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泄露了。骗子还利用她的信息开通网店,出售假冒产品。被起诉后,她就成了被执行人。目前,她已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书。
这些“免费的午餐”千万别碰
用免费鸡蛋为诱饵,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案例并不少见。在山东德州的一个村庄里,骗子们就用7天时间,引诱百余名老人受骗上当,他们是如何诈骗的呢?
“凡是准时参加活动者,可免费领取鸡蛋10个。”山东德州的一个村庄里,一群陌生人向当地老人发这张传单,很快,老人纷纷来到活动现场。
活动的前两天,老人们确实免费领取到了礼品。后面几天,活动的“福利政策”不断扩大,以开始时交钱得“高档产品”,结束后将钱全数返还为诱饵,刺激更多的老人带钱到现场。
然而到了第七天,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当现场的老人们纷纷交了少则100元多则4000元后,5名工作人员便以拿礼品为由,匆匆收拾物品驾车离开了现场。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此时,老人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除了免费领鸡蛋,骗子们还有各式各样的手段诱骗老年人入“坑”,比如免费领菜、免费聚餐等。
82岁的李先生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免费聚餐,还有免费的蔬菜可以领。聚餐中大家聊起一款“神药”,能治疗许多种疾病,在市面上轻易买不到。
组织饭局的人当场和药品生产方反复沟通,对方勉强同意再多提供一些。李先生直接掏钱买了一份,花了23800元。
这款药真的能治病吗?经查,“神药”未取得国家药品和保健品批准文号。这些劣质产品的进价一盒只要200元左右。
所谓老人免费聚餐活动,也都是骗子一手策划的。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都是骗子通过免费发鸡蛋让老人填写信息获取的。
搜集到老人的联系方式后,骗子就选好饭店包间,以免费领蔬菜、免费聚餐的理由邀请老人前往。他们还会请一些人作为“托儿”,为所谓药品的疗效做担保,并制造出药品十分紧俏的气氛。
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神药”,又是市面上买不到、药厂破例提供的,如此难得,有不少老人掏钱购买,受骗上当。
老年人防骗指南请查收
近年来,针对银发族们的诈骗屡见不鲜。有哪些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该如何防范?
1.“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2.“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3.“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4.“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5.“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艳 路丽虹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曹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及图片视频如涉及侵权等问题
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