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述政策措施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规模可观的、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政策效果还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总量方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潘功胜表示,通过降准可以优化人民银行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的结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同时,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有效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特定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既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又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为0%,引导这两类机构直接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领域加大金融支持。
“降准、降息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且稳定银行净息差,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价格方面,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
潘功胜表示,上述政策措施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规模可观的、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政策效果还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娄飞鹏表示,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顺应了市场利率变化,及时推动降低居民公积金贷款成本的表现,有助于提升公积金贷款对居民的吸引力,支持居民根据自身需要扩大住房消费。在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政策利率下调的情况下,降低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也有助于政策工具更好发挥作用。
“公积金贷款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在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公积金贷款保持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适当利差,更好地发挥公积金贷款的普惠性。”董希淼认为,宣布下调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将引导LPR下降0.1个百分点左右,带动存量和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进一步降低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结构方面,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董希淼认为,上述货币政策将引导金融加大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精准滴灌”,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回升向好。
谈及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潘功胜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为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支持提振消费,稳定和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养老领域支持,更好地发展养老金融。”娄飞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