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梅焕 通讯员 张明光)在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则黑乡,蜿蜒秀美的峡谷山路间,正悄然上演一场产业“蝶变”。依托“禄劝则黑石头窝养鱼场”优质的虹鳟、鲟鱼养殖,一条因鱼而兴、因路而旺的特色产业链条蓬勃生长,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峡谷山泉养好鱼,生态优势铸品质。则黑峡谷适宜的海拔落差,常年山泉流淌、水质清冽,成为虹鳟、鲟鱼等冷水鱼养殖的“黄金宝地”。禄劝则黑石头窝养鱼场扎根于此,年产出虹鳟、鲟鱼约10万条,总量超20吨。当地较受欢迎的“一鱼三吃”,将鳟鱼的自然美味发挥到极致。鱼身片作刺身,冰鲜弹嫩;鱼排涮入火锅,汤白肉滑、浓香四溢;鱼骨酥炸至金黄,香脆可口。红鳟市场售价可达60元/公斤,鲟鱼30元/公斤,养鱼场年销售额稳定在60余万元,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一鱼带活多产业,沿路生金富农家。养鱼场所产鲜鱼,约半数直供沿线应运而生的特色鱼餐馆。这些以鱼为主打、就地取材的餐馆,凭借食材新鲜、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食客慕名前来,每家年均利润均超过10万元,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持续涌入的客流有效激活了周边农副产品的销售。沿路农户种植的生态香蕉、芭蕉、脐橙、黄果,以及蜂蜜、红糖等特色农产品,借力“鱼经济”的东风,实现了“品鱼鲜、购山珍”的消费联动,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活力。

探索升级新路径,产业振兴启新程。立足当下喜人态势,则黑乡正积极探索开发峡谷观光、冷水鱼科普、生态垂钓体验、渔家乐等特色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同时,着力打造“则黑冷水鱼”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探索鱼制品,如熏鱼、鱼干、鱼酱等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全年收益。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优化“养鱼场+餐馆+农户”的合作模式,鼓励引导更多周边农户参与餐饮美食、配套产业服务、农产品种植销售等环节,让产业发展红利更广泛地惠及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