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唤醒青岛人的集体记忆!这片老厂区迎来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09:47:00    

承载青岛百年纺织工业记忆的“活化石”——国棉六厂,即将焕发新生。

前不久,青岛地铁集团与华润置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青岛TOD一号工程,共同探索“站城共生”发展新模式。

国棉六厂是青岛近现代城市与产业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地,这里铭刻着“上青天”时代的辉煌印记。

国棉六厂片区焕新项目,将充分挖掘并依托国棉六厂深厚历史底蕴,遵循“招商策划+规划设计+文保利用”三位一体模式,以“修旧如旧、功能再造”为核心理念,在环胶州湾区域打造一个新旧共融的城市活力新空间。

01

历史与荣光

位于胶济铁路沿线的国棉六厂,具有浓浓的时代印记和历史底蕴。

坐落于李沧区四流中路46号,始建于1921年的国棉六厂厂区,由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开办,开启了青岛纺织工业的序幕。

厂区布局科学,体现出近代纺织工业建筑的高水平。解放后,一度曾是青岛九大纱厂中规模最大的纱厂,成为全国纺织业“上青天”传奇的重要支点。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巾帼模范郝建秀,就是从国棉六厂细纱车间的一名细纱挡车工干起,并在多年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系统、规范、科学的细纱工作法——“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国纺织行业中得到大力推广。

历经百年风雨,国棉六厂保存了大量工业建筑,是青岛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纺织工业遗产之一,于2006年被确定为青岛历史建筑,2011年被列为李沧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棉六厂原址航拍图

漫步原址,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老厂区完整保留包豪斯风格锯齿形厂房、红砖穹顶车间及历史建筑群,其粗犷的工业美学与未经修饰的年代质感,为多部影视作品构建了沉浸式拍摄空间。今年热播的现代谍战剧《绝密较量》就曾在此取景。

02

新战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青岛老国棉厂陆续关停、搬迁或改制,国棉六厂的老厂房也开始闲置。

从地理位置看,国棉六厂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拥有“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但受制于文物保护、开发成本等多重因素,老厂区的开发进程非常缓慢,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棉六厂厂区鸟瞰图

在城市更新建设的浪潮中,青岛地铁全面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

所谓TOD理念,最早于1993年,由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首次提出,核心是打造以公共交通枢纽为中心,集聚工作、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一策略很快在世界各地的城市运营中付诸实践。如今,在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铁城市,不少商业综合体通过“地铁上盖”,巧妙嵌入城市“大棋盘”。

2022年,青岛北站片区被定位为青岛TOD一号工程。该片区地处市区几何中心,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由“2+3+2”交通网络体系(机场、高铁;地铁1、3、8号线三线换乘;跨海大桥、环湾大道)等组成的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和空铁半小时直达优势明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国棉六厂就在青岛TOD一号工程的覆盖范围之内,被明确为核心项目。

按照划定的开发范围,国棉六厂项目位于李沧区四流中路以东,安顺路以西,现存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9.16万平方米。

沉寂多年,老厂区终于迎来了涅槃重生的新机遇。

03

用历史纺线编织未来蓝图

此次与青岛地铁签约的华润置地,是中国地产行业规模较大的地产企业之一。

近年来,其在片区规划、城市更新、产业整合、空间运营等不同阶段和领域积极探索,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投资开发运营样板模式,在沈阳、武汉等曾经的重工业城市,都留下了旧厂焕新的代表作。

在国棉六厂项目上,双方将绘就怎样的一幅蓝图?

“在项目开发中,将融合先进的TOD开发经验与城市服务生态。”青岛青铁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玮表示,此次合作,将紧扣“用历史纺线编织未来蓝图”核心定位,通过活化工业记忆、构建设计产业生态、融合文商旅功能三大路径,重塑老厂区价值。

红砖厂房内,曾回荡着纺织人锐意进取的“火车头”精神;胶济铁路旁,原棉仓库与纺织车间诉说着工业时代的荣光……走进国棉六厂,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萦绕在眼前。而这,也将成为项目规划设计的亮点。

国棉六厂厂区改造后铁路公园效果图

项目将围绕“纺织文化”与“胶济铁路”两大核心主题,打造一个强主题、轻文旅的目的地型项目,吸引过境及远端客群专程到访,让历史与未来在这里对话。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将通过保护文保建筑,改造其他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织补修复塌陷区,搭建与青岛北站连接的云网系统,与站前商业连接的地下通道直达国棉六厂,构建“两横两纵两片区”的总体格局。

同时,遵循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项目充分利用青岛北站交通枢纽强大的辐射能力和效能优势,确定了“泛文娱体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商业商务)集聚”的产业定位。

国棉六厂项目改造后效果图

在未来的蓝图中,这一片区将发挥“轨交+商业”协同效应,通过强化场景营造、引入沉浸式体验业态、增强社交属性,短期以大型赛事、明星活动引爆声量,长期通过设计师共创社区与全龄友好空间运营,形成“工业怀旧-设计创新-文旅体验”闭环,持续提升项目热度和影响力。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国棉六厂的蝶变将不止于空间更新,还将致力于成为青岛年轻力的文化引擎。

回望过去,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放眼未来,文化与创意将在这片热土上耦合激荡,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呼之欲出。


来源|青报观象山 记者 周建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