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025年惠东县畲族文化宣传和推广活动在九龙峰旅游区角峰畲族村启幕。此次活动以“畲族文化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主题,通过民俗体验、文化交流、艺术创作等多维度活动,全景展现了畲族的文化魅力。活动还延伸出“茶飘畲乡交流活动”“潮玩畲趣梯田狂欢运动会”等多项特色子活动,将持续整个4月。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九龙峰旅游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深挖畲族民俗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全面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九龙峰答卷”。

畲乡春意浓
民俗文化“活”起来
当天下午,角峰畲族村的村民们拦山门、唱山歌、跳竹竿舞,畲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呈上一场视觉盛宴。村民穿上传统服饰,跳起舞蹈《畲山春》,独唱节目《节日欢歌》,高亢悠扬,畲语版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与歌伴舞《相亲相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传来阵阵掌声与呼声。

活动现场设置了六大主题体验区,村民们拿出看家本领,摆摊设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传统手工体验区,村民们现场教学扎染、竹编等非遗技艺,制作畲族特色工艺品。在畲舞互动区,村民们正跳起竹竿舞,不少围观的游客纷纷加入其中,现场气氛欢快又有趣。

飘着糍粑、乌米饭的香气,美食展销区人气爆棚。村民自制的传统畲族美食,引来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从惠东县城赶过来的王女士在尝试了乌米饭后赞不绝口,此前对畲族文化知之甚少的她,在这里有了全新的体验,“如果能穿上畲族服饰体验一下,就更有氛围了。”

“刚到村口,就喝下了村民的拦门酒,她们都很热情。”作为一名画家,孙惠敏是第一次来到畲族村采风写生,对这里保存完好的畲族风情,她印象深刻,“大自然的气息让我充满灵感,之后一定会介绍更多朋友来这里采风。”
随着夜幕降临,畲族村民用盛大的长桌宴款待前来的宾客。随后的篝火晚会进一步点燃游客的激情,游客与畲族同胞携手起舞,火光映照下的角峰村热闹非凡。

文旅融合再升级
沉浸式感受畲族魅力
畲族是惠东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考证,元末明初,惠东境内便已有畲族活动足迹,明中期后,惠东畲族群众逐渐由游耕转向定居,最终形成今日以角峰、南一、南二、大湖洋、新村等5个聚居村小组的分布格局。
位于九龙峰旅游区内的角峰畲族村,建在海拔约400米的半山腰上。村里常住人口30多户约200人,主要有盘、蓝两大姓氏,仅拥有耕地100多亩。

一场活动,让全村的村民重新聚集起来。村民们齐心协力,有人登台表演,有人负责后勤,还有人帮忙布置场地。村民盘玉梅忙活了一天,负责在村口给游客献上拦门酒,她告诉记者,看到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据介绍,曾经的角峰畲族村,因山路蜿蜒、地势崎岖,缺少基础设施和旅游开发,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村子累计投入约2000万元,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先后完成蓄水池、道路硬底化、角峰登山道、观景台、文化活动场地等提质升级建设。

如今,村里将梯田、茶园、果林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相结合,打造极具特色的畲族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在此基础上,村子还新增了多项寓教于乐的儿童游乐项目,特别打造了网红打卡点、特色美食体验区等多元化休闲空间。同时,角峰畲族村深度融合畲族文化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
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有效带动村庄经济发展。九龙峰旅游区党工委副书记罗冠炎表示,角峰畲族村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发展文化旅游的绝佳之地,“我们将继续推动九龙峰旅游区的发展,让畲族文化焕发新生机,也让更多人认识、喜爱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采写:南方+记者 张国威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部分由通讯员提供)
通讯员 陈超
【作者】 张国威;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