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感知生态之变丨蓝天常在 大气污染治理跑出中国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20:14:00    

空气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气污染治理跑出中国加速度,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今天(8月10日)的《感知生态之变》,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场“蓝天保卫战”带来的变化。

荡秋千,喂大鹅,谁会想到,这是在邢台的一家正在生产的钢铁厂里。每到周末,大批游客的到来让厂门口的小超市都跟着红火了起来。

超市店主 张红云:饮料、冰棍,小朋友的玩具卖得可好了,以前我们这人都不愿来,空气都呛人。

空气,曾经是邢台深深的痛。2013年,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邢台排名倒数第一。

这是当时,环境监测卫星拍到的德龙钢铁厂,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几乎看不出厂区轮廓。而如今,却是清晰可见,绿意葱葱。

钢铁行业的变化,只是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为了还蓝天给百姓,国家相继展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2013年以来,重污染天数减少超过90%,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蓝天在增多,空气里的气味也在发生着变化。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用嗅觉可视化技术,还原出了气味的变迁过程。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嗅觉计算研究组群负责人 路奇:10年前我们经常能闻到煤烟味,这是PM10这种颗粒物的含量非常高。还有像烧焦的火柴头味、消毒水味,这是属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含量很高。十年间,这些污染物含量大幅下降。现在不仅闻不到这些难闻的气味,同时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多地检测到蒎烯、柠檬烯等化合物,这些是属于花草树木所散发出来的芬芳。

气味变迁的背后,是中国空气治理越来越精准的脚步。

在北京,一张精密的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将3000多条路网、20万辆重型柴油车、2000多个工地、上千家涉气企业纳入监测,每天汇集上亿条数据展开精准治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 谢金开:这些年,北京PM2.5的年均浓度已经从每立方米近90微克下降到30.5微克,但是想再进一步改善,需要0.1微克、0.1微克地去抠,抓住每一点改善的可能性。

我们对339个城市十年间发布的空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每立方米空气中的PM2.5减少了将近40%,随之而来的,每个城市的蓝天平均数增长了22天。

如今的中国,蓝天白云已不再是奢望,人们从天津的楼顶可以直接遥望北京CBD。在成都的家门口就能拍到200公里外的雪山美景。各地公布的观星点位比2016年增加了20倍。

北京市民:现在蓝天白云不是新鲜事了,要赶上雾霾天那才是新鲜事。

北京市民:原来就是看见蓝天就想拍照,现在可不是了,有晚霞、彩虹,我们才拍照。空气好了,我们审美都提高了。

责任编辑:黎佳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