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迪克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蜡染技艺,如今也泛指由这种技艺染成的花布或由其制成的服饰。它历史悠久,是印尼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迪克串联起许多印尼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新生儿由母亲用巴迪克背巾贴身呵护;幼儿初次踏足大地,双脚会落在洁净的巴迪克布上,寓意人生顺遂;传统婚礼中,新人礼服会融入巴迪克纹样寄托美满期许;人们去世则要用巴迪克布包裹......因此,巴迪克也被视为印度尼西亚民族身份的象征。



传统的巴迪克蜡染过程主要包含绘图和上色——工匠们首先用特制的工具在布匹上绘制或印制蜡线,等到蜡冷却后,便开始对布料进行浸染上色。经过染色操作的布料,涂有蜡的部分会保持白色。随后,工匠们会再涂上一层蜡,并再对布料进行其他颜色的染色操作。染色过程会根据服装设计所需的颜色数量而多次进行。传统印尼蜡染还从大自然中取材,用作蜡和染色的原料。







印尼蜡染的图案往往有着时代和文化特点,通常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印尼蜡染的颜色纷繁众多,多样化的蜡染图案、色彩,也体现了印尼国内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

印尼蜡染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印尼国内的不同地区,蜡染也有不同的样貌和特征。

2009年10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印尼蜡染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印尼将这一天定为“巴迪克日”。雅加达、日惹等多个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展示与巴迪克相关的作品、工艺和工具。




印尼还设立了每周五的“巴迪克服装日”,鼓励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大中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一天穿着巴迪克服饰,以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巴迪克影响力日益扩大,也焕发出更加时尚现代的魅力。




如今,印尼政府在许多重要庆典、外交活动及国际会议上都会为与会者定制巴迪克服饰,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风采。在印尼国内外的贸易展和服装周,印尼人也把握机会,向世界推广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巴迪克蜡染。
摄影:徐钦 阿贡·苏普里扬多 阿贡·昆卡亚 布拉姆 塞提安贾尔
文字:徐钦
制作:于洋
新华社摄影部 亚太总分社 雅加达分社
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