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达茂旗小文公乡西圪旦村景观绿化区,四周草木繁茂,生态彩色透水混凝土铺就的路面整洁平整,宣传栏前不时有村民驻足浏览。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曾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在28.69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就达28.21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仅20%。
西圪旦村的美丽蝶变,正是达茂旗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达茂旗始终坚持“治理水土、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系统治理与长效管护各项工作,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抓手,逐步破解生态脆弱难题。2025年,达茂旗政府在小文公乡西圪旦村投入1000万元资金,对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域开展全面综合治理。“这项工程是造福全村的大好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工程。等工程圆满完工,咱们村就能迎来绿水青山、风景如画的新家园。这不仅能让生态环境迈上大台阶,更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绿色财富’和‘金山银山’。”小文公乡西圪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海龙对记者说。

达茂旗在综合治理区小文公乡建设景观绿化区,绿化及造林种草面积达457.49公顷,小公园及西圪旦村前补植绿化4.01公顷,更新水源井、实施景观林灌溉。新建生态透水混凝土砖人行道、断头路连通道路,以及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并配套宣传文化设施。在西圪旦村北侧及西侧撒播牧草和穴播柠条453.48公顷。小文公乡南侧席边河段部分区域实施105米堤防浆砌石护坡修复工程。造林种草区设41256米角钢立柱网围栏拦护。新增封禁治理面积1542.51公顷,布设54669米网围栏,设置10个标志牌、65块封育界碑,构建起全方位的生态管护体系。
达茂旗水务局局长杜金锁告诉记者:“达茂旗地处阴山北麓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近年来,我旗紧扣生态脆弱区治理任务,系统推进水土保持工程,累计实施沙源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27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5平方公里,治理河道112公里,水土保持率达38.2%。今后,我旗将持续落实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创新治理技术与模式,完善智慧水利体系,加强监测与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水土协调与生态功能,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西圪旦村的变迁正是达茂旗生态治理成效的生动体现。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推进,达茂旗不仅让曾经的荒坡裸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更擦亮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幅“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草原深处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