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优秀青年留在县城的,不仅是窗外的风景,还有实验室的良好设备
城固县这个北依秦岭、南屏巴山的小县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生活、工作,引力来自哪里?
一则是优美自然环境下的宁静;二则是良好营商环境下的心静。
走出“圈子”
陈麟第一次坐上成都开往城固的高铁,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是他第一次去外地工作。陈麟家在成都,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研究所,毕业后在四川大学当过助理研究员,还去药企工作过。
学历高、经验足的人为何会去千里之外的小县城工作?

城固县三合园区外贸轻工产业园
2022年,陈麟在成都一家医药科技公司工作时,因为业务合作认识了陈黎峰。陈黎峰是城固人,一直在医药行业工作,碰巧城固县桔园镇原有的药企破产重组,陈黎峰顺势买下了厂子,成立了瑞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和陈黎峰算是相见恨晚吧,我们两个在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和生产有相同理念,再加上陈黎峰算是创业初期,我想和他一起努力。”陈麟辞职来到城固县。
小地方清静、交通方便,这是城固在陈麟脑海中的最初印象。县城内有高铁站、机场等成熟的交通网络,陈麟刚到城固,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主动来服务。
“城固县非常重视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工作,但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大都面向政府和国企,留在民营企业的人才寥寥无几。因此我们更加珍惜这样的人才,除了政策上的补贴,还悉心关照人才的日常生活。”城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余莉说。
走进桔园镇的瑞沣公司,几栋小楼还是20世纪的装修风格,在竹林和橘林的衬托下黄砖小楼显得更加宁静。小楼里的实验室设备一应俱全,“陈黎峰非常重视科研,像这台加氢连续流设备,小微药企很少会购买配备,但是陈麟博士带着研发团队来到这里,看重的就是我们的创业理念。”企业负责人常诚介绍着眼前的生产设备,声音都洪亮了起来。
陈麟和团队5个年轻人穿着白大褂,戴着安全帽正进行高危反应实验,外面或安静或吵闹,和他们都毫无关系。团队中的陈焯燃此时正在中控实验室进行化验,观察化验的结果和杂质。
陈焯燃是成都人,本科学的是化学,毕业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一家国际药企工作,后来因结婚离职回到成都,成为陈麟团队中的一员,通过项目合作来到了城固,在城固待了大半年。
“从加拿大到城固,其实对科研没有很大差别,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实验室设备的好坏比窗外世界的精彩更重要,甚至在桔园镇我更能沉下心来做实验。”陈焯燃说。
陈焯燃和其他几个同事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在城固安家,瑞沣公司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在不改变本人原人事关系的前提下,留下优秀人才。
“县里很重视我们,专门在人才公寓给我分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家电配齐,很有生活气息,按照政策还发放了15万元生活补助。”陈麟说,人才公寓管理员经常问陈麟什么时候回来住,但他更多时候都住在实验室,他喜欢桔园镇的宁静。
寻“机”乡村
每年三四月份,城固县10万余亩的元胡开着紫色小花,生机盎然。城固元胡产量占全国的70%,产值13亿元左右,是全国最大的元胡生产基地。除了元胡,整个汉中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在《中国药典》收录的 618 种药材中,汉中有 360 种,占比 58%。
全国龙头医药企业修正药业集团正是被城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吸引而来,这也是修正药业第一次落户到小县城。

工人赶制订单 视觉中国/供图
“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占地88亩,建设年产5亿粒胶囊剂、6亿片片剂、1.3亿瓶口服液剂等8条医药生产线,建设秦巴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区域性医药研发、生产、检测、销售中心。”修正药业集团天汉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胡新奇介绍道。
这么大的项目投资从开始对接洽谈到正式签约,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堪称汉中产业链精准招商的范例。
“陕西各县在县域工业发展中都会提到‘优化营商环境’,但是具体的服务各不相同,我们采取‘一套专班服务一个企业’,企业有什么问题随时在微信群里呼叫。”城固县经贸局局长王波说,生产厂房正加速建设,不到半年就已初具雏形,三合园区管委会将自己的办公大楼腾出来,给修正工作人员提供临时工作生活地方。
还没正式投产之前,秦巴生物医药研究院就已经成立,主要以“汉八味”为原料研发中药配方颗粒,根据国标,使其药效最大化。化学专业的田鑫毕业后就来到城固工作,已经习惯城固这边的生活,他和同事基本都是西安人,周末坐高铁回家。
相比于在城固工作的外地人来说,梁莹支就幸运多了,她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食品专业,在西安工作了两年后来到丈夫的老家城固工作,“和大城市比我更喜欢小地方,房价低,生活节奏慢,能让人静下心来做些事。”梁莹支说。
梁莹支在2023年4月入职汉中天然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然谷公司是做植物提取,生产的淫羊藿60%出口国外,每年产值平均能达到6000万元。
实验室里,梁莹支正用显微镜观察培养基里的微生物,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培养各种菌类,然后再提取其有效成分,工作既单纯又有成就感。
“我们更希望能招聘本地返乡的专业人才,他们比较稳定,更珍惜这份工作,哪怕学历稍微低点,但只要认真踏实,我们愿意培养。”汉中天然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说。
“创”在县城
魏伟怎么也没想到,回到小县城工作后,竟然常加班到晚上10点,原本设想舒适的日子还是未能如愿。
2012年,魏伟本科毕业,他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正赶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鼎盛时期,他进入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施工员,一直在项目现场“白加黑”地抢工期。
“太忙了,经常换项目,到处跑,实在是干不动了,索性回老家找个轻松点的工作歇几年。”2018年,魏伟回到城固,恰巧,陕西首铝模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城固县。
公司主要是做铝合金模板、集成式全钢爬架生产和租赁销售,铝模板用于建房子,因此客户基本都是建筑单位。原本公司的厂址在北京,因为业务转移到西北,再加上城固的交通方便,便落户到城固。魏伟有工地现场施工经验,所以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魏伟一直都在技术部,对接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排版,这样的工作充实且轻松。直到2020年,公司董事长要求在原本的铝模板技术上转型,用更好的材料替代铝制结构。
魏伟十分不理解公司这个决定,那时房地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公司每个月的任务量都超额完成,设计部19名同事任务量已经满负荷。“既没有前人经验,又没有时间去做研发,关键最后还不一定成功。”魏伟心里抱怨着,这和他“躺平”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魏伟的想法变了。
研发过程中,模板还是采取原本的拉片工艺,但是在选材上,魏伟和同事们试验了很久,材料既要兼顾硬度,又能面对各种冷热处理不变形,还要对混凝土不产生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魏伟找到了职业认同感。
“市场是难以捉摸的,我们的研发时间很长,从建筑市场火热到低迷,公司技术上及时转型很有前瞻性,我打心眼里佩服公司的安排,居安思危,提前部署,做人也应如此。”魏伟说。2023年,房地产市场逐渐低迷,国际铝材价格增高了一倍多,很多铝模板厂家没有订单,纷纷倒闭。
2023年,首铝研发的高强合金模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以其低廉的价格、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强度,得到客户认可,获得了国家专利。
“民营企业技术和规模的提升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但吸引来的人才要留得下,不能让工业区只有冷冰冰的厂房,要有学校、医院、娱乐消费等配套好的设施,要让人们在这里能赚钱,也能消费。”余莉说,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是城固正在稳步前进。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