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搭建城乡学校交流合作的桥梁,4月7日,乐山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校长跟岗研修活动之德育工作交流专场在乐山市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乐山实小副校长夏琴主持,来自重点帮扶县的跟岗校长们以及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周轶、班主任李婷、罗怡媚、大队辅导员肖蕴瑜共同参与。

以管理为基,筑牢德育根基。周轶老师以《传承德育初心,深耕幸福教育》为主题进行分享。她从管理体系、德育活动和幸福特色三个维度展开阐述。在管理上,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管理。通过开展“嘉州文化节”“幸福成长仪式”等特色活动,将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以“幸福教育”为核心,打造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
用文化润心,培育时代新苗。李婷老师带来了《嘉韵育童心,实小育新苗》的带班方略分享。针对班级学生背景多元的特点,她巧妙地将国家教育方针与嘉州文化、学校理念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从一年级的“嘉州初遇”到六年级的“嘉州未来”,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丰富的活动内容。通过“嘉州小导游”“非遗传承实践”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和传承嘉州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班级在文化融合和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在品德、素养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特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创新模式,劳动教育绽放光彩。罗怡媚老师以《乐享劳动,犇向幸福》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劳动教育的经验。她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动起来”“活起来”“犇起来”“亮起来”四个方面,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每周一节的劳动主题式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跨学科融合类课程,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实践类课程,打破学科和校园的边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养;校园文化建设则营造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的熏陶。
聚焦引领,少先队工作激发活力。大队辅导员肖蕴瑜老师从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与使命出发,分享了《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的工作经验。她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师生共学”“共担责任”“思想破冰”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师生共学”环节,她组织队员们学习党的历史、国情和形势政策,引导队员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红领巾广播站”“主题队会”等形式,让队员们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共担责任”方面,她打造了“实小志愿服务队”品牌,组织队员们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公益等活动,培养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位队员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次德育工作交流活动,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校长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展示了乐山市实验小学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分享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城乡学校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罗怡媚)
供图:乐山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