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酱酒轮次酿造正酣,仁怀酒企生产线一片繁忙,工人们穿梭于车间,严格依循传统酿造工艺,从原料投放至成品取酒,步步精细操作,处处呈现奋进景象。

走进贵州国台数智酒业制酒三车间,整洁敞亮,酒香扑鼻,智能行车沿轨道快速往返,数十台智能上甑机器人精准作业。酿酒师饶浩介绍说:“我们每日作业量为8排半,每排4甑,从目前生产来看,出酒稳定,甑均约70公斤。”

凭借科技赋能,贵州国台数智酒业,将酱酒“12987”经典工艺,细化为274个环节、1508项指标,实现生产标准化与数字化。

智能设备的精准运行,让酿酒流程高效且有序。“智能化酿造让我们对生产过程的工艺,把控更精准,基酒质量更稳定,也为全年优质稳产筑牢根基。”酒师雷启泽这样说道。

这边智能酿造如火如荼,那头传统酿造同样热气腾腾,走进贵州红四渡酒业车间,雾气弥漫,酒香四溢,工人们分工协作,摊晾、拌料、蒸酒等工序,一气呵成。“现在二轮次日产4排,每甑取酒55公斤左右,符合二轮次工艺标准。”贵州红四渡酒业车间班长张坤说。

在这里,工匠们凭借多年经验,靠触感、嗅觉、眼力,精准把控各环节,严守品质底线。张坤说:“二轮次蒸煮时间较一轮次要缩短些,得保证粮食熟透且不过度,以免影响发酵。”

贵州红四渡酒业作为本土老牌酒企,数十年来坚守传统,传承酱香文化,如今也在探索创新,力求突破,今年启用72口窖池,预计年产大曲酱香酒580吨。“后续我们会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强化科学管理与酿造,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确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车间主任蔡超表示。

从智能酿造的精细管理,到传统酿造的匠心独运,仁怀酱酒企业在这个酿造季,用实干书写着对品质的坚守。
来源:今日仁怀
编辑:王芮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