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马翩然 张政)书声琅琅,雅韵悠悠。4月6日下午,樊城区文明办、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樊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樊城区诗词协会、襄阳汉江阅读推广中心、襄阳市和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一同举办“仲春寄远录,东风绽新来”主题诗会。

“仲春寄远录 东风绽新来”主题诗会。通讯员供图
作为樊城区“寻味——清明”系列活动的收官雅集,此次活动将清明慎终追远的哲思与春和景明的诗意相融,以时代新风为传统节日注脚。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郭小虎出席活动,与诗词学会代表、社会组织志愿者及学生等30余人共沐诗风。
文脉相承 童声探古韵

清明诗词讲解。通讯员供图
活动以清明时令意向,将参与者分为“小风筝”“小杏花”“小柳叶”“小雨点”四队,以“诗说清明”小课堂拉开了帷幕,樊城区诗词学会会长贾全胜老师以《岁时百问》为引,将寒食禁火、踏青插柳等典故娓娓道来,更以诗词和谚语为媒,引导少年们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
飞花竞春 巧手驻韶光

飞花令比赛。通讯员供图
在课后互动环节,“看图猜诗句”竞选小队长的妙趣点燃全场,四组少年围绕“春”“江”“夜”“山”等辞令展开激烈角逐,不仅考验诗词储备,更激发了团队协作精神。最终,“小花仙”队获得“青团礼盒”奖励。
在“留下春色”手工环节,大小朋友共同制作落花标本书签,将春日缤纷定格为永恒纪念。活动尾声,参与者登记领养绿植,既承载着生态文明理念,亦隐喻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多元协作 东风启新章
这场诗意的邂逅,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尝试。樊城区文明办统筹全局,诗词学会深耕内容,社会组织聚力执行,企业机构鼎力相助,构建起政府引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立体格局。携书签与绿植归去的少年们,带走的不仅是春日的纪念,更有一份属于中华儿女的诗意栖居。

手作落红书签。通讯员供图
“原来诗词可以这么有趣!”一名学生代表抚摸着标本书签感叹,“飞花令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新诗词,落红书签也特别有意义!”
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郭小虎表示:“樊城区将持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打造更多‘听得见古韵、看得见春色、留得住乡愁’的文明实践品牌,为市民打造“有温度、有底蕴”的精神家园。”